2008/01/19

三餐



生活中最美妙的時刻是甚麼?我會選每天享受三餐的時候,全因透過吸取食物中的營養,還有開心的進食過程,從中獲得工作及活動的正能量,令人幹勁十足,活力充沛。香港是個豐衣足食的大都會,求飽實在無憂,只會為選擇食店用膳而煩惱。只是迫得太緊的生活節奏,還有繁忙的工作,加上個人的煩惱,令人容易遺忘了三餐帶來的意義。隨著年紀漸長,自己越來越重視健康,加上早前受到脂肪肝的煎熬,三餐對我來說猶如命根,不容別的人與事來騷擾與破壞。

早餐,三餐之首,偏偏又是都市人最常忽略的一餐。火腿丁麵或通心粉也好,加件牛油方包或炒蛋也好,我總會慢慢來咀嚼,添杯熱燙的好立克或奶茶,認真是每日的第一享受。一日之計在於晨,每日的第一餐更加不能馬虎了事。如果只為趕著上班或上學,被迫匆匆狼吞幾片方包,虎嚥著半熟的蛋黃,甚至讓肚子成為崆峒派的集中地,胃酸必定頓感暢快,薄薄的胃壁卻忍忍作痛﹗學生還可以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,以騰出更多時間吃早餐。上班一族又如何?只要老闆及經理們有一點良心,斷不會妨礙員工們在工作前吃件三文治,甚至可以來個雙贏方案,齊齊吃早餐來振奮士氣,提高工作效率,何樂而不為?

午餐,各大快餐店及酒樓最水洩不通的時段,香港人貪求快、靚、正,不介意十多人擠在狹窄的一角,圓桌給一碟又一碟的常餐、快餐、午餐與燒味餐遮蔽了面容。酒樓的大廚們更加「油」然自得,干炒牛河、楊州炒飯、干燒伊麵,油的重量非常一致。那些一窩窩的湯麵及羹,飄逸著虛假的人工味道。如果想大夥兒與同事用膳,在狹小的食店中更異常困難,與同事被迫四分五裂,幾個人坐一個角落,認真洩氣﹗「分開坐啦﹗」四字合拍的音調比走音更難受。既然有彈性上班時間,彈性午膳時間也可有實行的道理。吃飯要開開心心,坐得要舒服,食物要新鮮及清香,油氣點到即止便算﹗到酒樓開餐,每月一至兩次已經足夠﹗對我來說,一碗中等份量的泰汁雞扒飯,或者一碗菜肉餃米線,偶爾來碗鴛鴦煎蛋飯,都是我至愛的午餐。

晚餐,三餐中最被本末倒置的,份量理應最少,偏偏中國人的晚餐傳統是越多越好。幸好,我有一位廚藝精湛的偉大媽媽,自己不愁沒有住家飯吃。蒸魚也好,菜心也好,靚湯也好,薯仔炆排骨也好,免治豬肉也好,只要可以回家吃晚飯,我便覺得非常開心。偶爾出外吃,自己不再追求大魚大肉,清淡的車仔麵,或者吃個特色台灣竹筒飯,甚至是簡單的家常客飯,已經心滿意足。過去光顧的炒一丁或鐵板扒餐,早已對我說再見﹗不少香港人不懂留力,晚餐的含油量猶如千斤錘,甚至推遲進食的時間,歡樂今宵夜夜飽﹗我有朋友喜歡午夜吃火鍋,將燙熱了的牛丸、魚丸、牛肉、豬肉、生菜、金菇、豆腐等一口氣溜進胃內,實屬最惡頂的人體勞作﹗忌試﹗

進食三餐的不愉快經歷,人人都可以用本磚頭式筆記簿來記錄。我當然有啦﹗講兩件啦﹗記得任職《曼聯》雜誌時,試過被總編輯要求不能在寫字樓內吃早餐,否則成為市場部同事的話柄。週期式的無間通宵,只顧趕及出版雜誌,完全摒棄吃早餐及晚餐的時間,幾乎令自己的新陳代謝嚴重失衡,頻密的宵夜更成為暴肥的真兇。前年世界盃決賽週,自己為某間電訊網絡商翻譯新聞,早上完成工作之後,非外出吃過豐富早餐不可。偏偏有一日,那邊的工作人員只是為了一個新聞檔案的遺漏問題,來電騷擾及干預我吃早餐的時間。其實,此檔案可以在中午前傳遞,不用太急,我難以理解他們的工作風格,妄顧你吃早餐的自由,言重一點,絕對是冷血﹗《曼聯》時代的總編輯,就是無情﹗

民以食為天,吃得飽,吃得豐富,吃得開心,吃得愉快,正是我們應當追求的三餐標準﹗「你食了飯未呢?」看似簡單的問候,實在是個熱情的關心﹗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