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11/30

復仇現場


極具電影感的《復仇》雨景。

兩枝三層高的超級大水柱,兩盞設於高空的超級亮麗大射燈,一部勾在黑色「長臂猿」又被包得密密實實的攝影機,幾百位撐著雨傘的臨時演員,加上一位左腳受傷的法國人,三位很有型格的實力演員,一位穿著紅風褸的「肥肚腩才子」,以及包括自己在內的超級八卦旁觀者,合成了《復仇》的一幕大型鬧市雨景。

那位「肥肚腩才子」是杜琪峰導演,《復仇》是他邁向國際的第一齣作品,以「銀河映像」的無敵品牌,與寰亞及法國片商聯合攝製,更找來最佳拍檔韋家輝操刀劇本,預計明年在香港上映,到時一定捧場。上星期四的晚上,他將旺角西洋菜街幻變成一個臨時大片場。自己駐足目擊拍攝過程時,有幸看見他跑出來指導臨時演員如何走位,以及叮囑其他工作人員留意拍攝的細節。


《復仇》的命脈所在:長臂猿攝影機。

檢閱片場每一角

現場目擊《復仇》的拍攝,當然先要檢閱一下片場中的佈置。被封閉的西洋菜街,是由豉油街到山東街的一段。藍、綠、紅三個臨時帳篷設在鄰近山東街的位置,一個是屬於杜琪峰導演,一個是屬於法國演員Johnny Hallyday,一個是由四位香港演員共用,帳篷應該具備了休息室和服裝間,甚至是吸煙房的功能,哈哈﹗

帳篷對面的位置,疊滿多個白色的膠箱,名為「連戲箱」,盛滿了各式各樣的道具,卻看不清楚它們的真貌。我發現箱面上有些非常奇特的東西,是一些寶麗來相紙屑。中間相片的位置完全被剪掉,估計這是演員們拍攝造型,看過後再毀屍滅跡的證據。最奇怪是膠箱旁放了一個餐廳用的菜單牌,寫著「印尼炒飯」、「乾炒牛河」、「豆腐火腩飯」等,莫非是放飯時的外賣選擇,還是又是戲中的道具之一呢?


大水柱發功,走呀﹗

炮製雨景的「無敵大水柱」是一對,高度與三層樓相若,設在恆生銀行大樓的一邊行人路,地面有多條「特大蚯蚓」——運輸力極強的大橡膠水管。街道中心就是一道超級黑色「長臂猿」,懸掛著一部被膠袋密封的攝影機,枕戈待發,等待大顯身手的時刻。

赫然再發現一輛藍色大貨車,伸出一道黃色的設有升降台的「高長臂」。原來膽識過人的燈光師已就位,拿著那盞無敵大光燈射來射去。一盞不夠,於是在豉油街再建七至八層樓的高台,多掛一盞圓周更大,面積更廣,光度更多的大光燈,保證西洋菜街玩花灑的一刻,依然明艷照人。還有那些數不盡的吸光板、輕便射燈等設備,都令你感受到片場的味道,忘記了這是本來平日迫爆的旺角。

行完又行,行完又行,幾時至拍完?

行了不知多少次

這一幕雨景的情節,估計是Johnny Hallyday走在喧鬧的旺角街道中,逃避黃秋生、林雪及林家棟三位香港演員的追捕。動用了過百的臨時演員,美麗少女、年青俊男、成熟太太、學生青年、中年男子都有,撐著五彩七色的雨傘,走在狹窄的西洋菜街頭。我已經不太記得他們的綵排次數,沒有雨下走了幾次,放雨時又走了幾次,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次啦﹗簡單兩個字:認真﹗指令臨時演員的助導們好認真,毫不疲倦的臨記好認真,連叮矚圍觀者小心的彪形大漢都好認真。正因這份認真的態度,香港才能出產高質素的電影。

綵緋至中途,突然看見有幾位工作人員,焦急抬著一位左腳受傷的外籍演員,植速衝入帳篷內。原來這位外籍演員是Johnny Hallyday,來自法國,只見他的左腳被保鮮紙包裹著,卻能在帳篷內坐下來。莫非他因天雨路滑而跌倒受傷?祝願他盡快康復,不影響拍攝進度便好。

過了一會,三位香港演員從帳篷走出來,黃秋生駕著墨鏡,配以灰頸巾及黑大褸,極度有型。林雪依然是胖得可愛,留了一點細鬍子。林家棟年青時的浮誇已經無影無蹤,啡色襯衣的造型很平實。原來輪到他們進行綵排,準確來說是「試位」,他們在撐著雨傘的臨時演員們之間走過,兜兜轉轉,試走了好幾次。直至此刻,我知道整個場面的流程如何,以及其大概的面貌。

只可惜到了正式的拍攝程序時,包括我在內的「八卦人」被迫要「閃」,銀河映像的工作人員「邀請」途人盡快撤離,否則一來會成為大水柱下的「落湯雞」,二來會成為大「穿崩」的超級元兇。電視廣告都早已呼籲大家要支持香港電影的拍攝工作,當然要熱烈響應,無謂令地球忽然停轉吧﹗哈哈﹗正式Take Action的一刻,恕我不能記錄下來﹗沒有拍攝演員們的情況,原因我不想妨礙他們,更何況工作人員必以白板來遮蔽演員,不讓途人們隨便拍照,無謂令人難做啦﹗

唯有拍下大水柱發威的場景,滿足一下大家﹗親睹《復仇》的現場,確是好玩的經歷,好享受﹗

2008/11/21

《爆粗BAND友》


(圖片源自:
http://event.movies.yahoo.co.jp/theater/dmc/

夢想,她可以帶給你生命的動力,可以帶給你求學及工作的奮鬥目標,又可以帶給你痛苦與挫折,又可以令你享受成功與美滿的結果。夢想對人類來說,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東西。她令你更加感受到家人的愛,得到同輩朋友的拔刀相助,甚至加速你與情人的相戀力量。

追求及實現夢想的過程,往往出人意表,充滿痛苦,又滿載甜蜜的回憶。刻意去做的事情,偏偏得不到預期的結果。相反,有時無心插柳下,卻炮製出令自己及別人皆跌盡眼鏡的結局。起初自己或會接受不來,只因出現嚴重的偏差,但當你也成為別人的夢想時候,倒又欣然繼續堅守現有的成就,快樂又滿足地享受現有的成果。改編漫畫的《爆粗BAND友》,正是演繹了一個由夢想引發的故事。


Krauser魔王與家人一齊吃飯。
(圖片源自:
http://event.movies.yahoo.co.jp/theater/dmc/

無敵場面 捧腹狂笑

故事的主人翁是根岸崇一,一位在大分縣長大的純情農村「牛蒡男」,一心向東京闖蕩,志在完成大學課程,並實現做一位優秀民歌歌手的夢想。偏偏在陰差陽錯下,他竟然加入了死亡重金屬樂隊Detroit Metal City,成為主音「Krauser二世」,唱盡以死亡、地獄、強姦、罪惡為主題的歌曲。根岸游走於牛蒡男與魔王的世界,導致出現精神分裂,引發連串超級笑話。

無敵的爆笑場面實在太多,Krauser魔王不斷敲打琴行的單面反射玻璃窗,嚇怕正在學琴的小女孩及家長們,早在欣賞預告片時,已經逗得我非常開心。想不到爆笑場面陸續有來,特別是拿日本的戰隊文化來玩一餐。Krauser魔王為跟蹤女友而大鬧兒童劇場,赫然發現扮演紅戰士的演員,竟然是魔王的忠心擁躉。看見魔王給一位小朋友襲擊,立刻衝上去拔刀相助,這個戰隊倒戈事件真爆笑﹗

還有難忘的另一幕,是根岸放棄歌星夢回鄉之後,發現胞弟成為D.M.C.的信徒,終日無所事事留在家中聽歌,更留下一道長髮,成為一位超級肥男孩。根岸懼怕胞弟學壞下,於是再次化身為魔王來教導胞弟如何做真正的「王」。看見造型嚇人的魔王去馴服黑牛,又表演一下極速鐮刀割草,更駕駛拖拉機去犁田,當時要找一位不笑的觀眾,機會率是零﹗留在家中吃飯的魔王,確又真是很可愛。

我相信根岸母親知道Krauser魔王就是他的兒子崇一,否則她何來會穿上D.M.C.的T恤,又會與崇一齊齊行山及到廟宇祈福。這一幕實在溫情洋溢卻不煽情,是日本電影的典型殺手鐧。


松雪泰子強暴松山研一,勝在變態。
(圖片源自:
http://event.movies.yahoo.co.jp/theater/dmc/

演員夠癲夠放

《爆粗BAND友》的人物,絕大部份都是極之瘋癲,演員要放開懷抱去演繹,才可帶來貼近原著漫畫的效果。在《死亡筆記》中獲得好評的松山研一,化身做牛蒡男及Krauser魔王,造型固然維肖維妙,但他的身體語言更令觀眾發笑。為何唱浪漫情歌時一定要扭來扭去?為何唱盡粗口爛舌時,總要來個超強咆哮呢?看見松山研一的奇趣走路方法,你便知道他下了不少苦功。

夠癲夠放的演員,還有那位酷愛用煙頭擲人頭的「變態社長」松雪泰子,她走到牛蒡男大肆搗亂,以及向男主角「施暴」的一幕,勝在豪放又變態,觀眾卻看得非常舒暢。其他演員如演樂隊成員的秋山龍次及細田善彥,還有女主角加藤羅莎,都是令人看得舒服。不過,更加搶鏡的,是那班追隨D.M.C.左右的忠心「死士」,勝在演出烏合之眾的味道,他們之間的對白亦相當絕核。

至於那些強勁的死亡重金屬音樂,只要你忍受到超過八十分貝的聲浪,以及那些侮辱女性與對地獄歌頌的歌詞,還可以刺激一下聽覺神經,暫時忘記平日的緊張生活,鬆弛一下亦無妨。當然你斷不可以掀起女朋友的裙,知道她是穿印有兩隻鴨仔的內褲啦﹗想死咩?夢想才是《爆粗Band友》最骨幹的內容,凡是有夢想的人一定得到共鳴。

你有夢想嗎?

2008/11/12

CHEUNG'S BREAK



《ROCK N BREAK》,不一樣的R & B,搖滾與突破,經歷十一個月陣痛,望穿秋水,引頸以待,張繼聰的最新專輯終於到手﹗自己急不及待聽了幾次,將雙耳帶來的第一感覺記錄下來。神奇先生出品,必屬佳品﹗

八首作品,勝在輕巧又精緻,題材源於香港社會的現象,當代香港人的生活,還有寫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及愛,更加涉足今年發生的大事,視野更加廣闊,更加高瞻遠矚。此張專輯有重含量的搖滾,配以一首輕柔的舞曲,還有兩首還原基本步的真摯作品,新鮮感強。只要再細心咀嚼雅俗共賞的歌詞,保證你會愛上《Rock n Break》﹗

頭號喜愛《俾錢先》

《俾錢先》是打正旗號為香港的勞工階層打氣,控訴那些經常拖欠薪金的無良僱主﹗這是專輯中搖滾含量最重的曲目,Goro的超級重金屬編曲,特別是那些澎湃的電結他伴奏,充滿發洩憤怒情緒的味道。繼聰與梁柏堅合璧的歌詞,血淋淋反映香港勞工階層的苦況,足以嚇怕那些肚滿腸肥的政府財金高官,以及那些只顧自己的無良老闆。衷心希望職工盟、工聯會與不同行業的工會,每當需要進行工業行動時,不妨現場大唱《俾錢先》,保證有立竿見影之效果。

《俾錢先》是與無良老闆對著幹,《Gimme a Break》則是打工仔大吐苦水,只求一刻的休閒自在,放鬆下來喘喘氣。我特別留意那些極口語化的歌詞,或多或少嗅到「歌神」許冠傑的廣東話風味,正是粵語流行作品不可缺少的特色,梁柏堅及繼聰的合寫效果很好。繼聰的演繹也相當鬼馬,盡情將最擅長的變聲用出來,乃是他從事配音工作多年的收成。

梁柏堅的歌詞確是雅俗共賞,《Gimme a Break》認真地道,《十卜十卜》則玩盡了所有在互聯網上使用的獨有詞彙、音標及符號,既是向一眾網民致敬,卻不知不覺間諷刺互聯網世界內的奇怪現象。編曲亦極有電子風味,特別是前奏部份,最有特色卻是那一下銅鑼聲,很特別﹗

《循環線》上的《3/8》

至於梁柏堅最優雅的作品,必定是由他一手包辦的第二主打《循環線》,將人生的成長經歷幻化成為香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篇章:乘巴士。每個人的中途站(或終點站)不同,坐在你身邊的人不同,陪伴你的時間也有長短,連窗外的風景也不斷蛻變中,看風景時的心境也會隨著年齡而改變。最後連自己都下車的時候,想回味旅途中的點點滴滴,還是慨嘆時間飛逝得太快,錯失了不少美麗的風景?

同樣都是用一條「線」來形容人生,令我自然想起《3/8》,「3/8」是人生的一個關口,也可能是循環線上其中一個分站。縱然沒有擺明車馬,繼聰不知不覺間與愛妻的作品來一次美麗微妙的呼應,哈哈﹗希望你們不要罵我吧﹗

最大驚喜的小克

繼聰首次與著名畫家小克合作,擦出相當奇異的火花。小克的歌詞用字簡單,卻像在五線譜上繪出一幅又一幅精彩的圖畫,意境很美,令人感動﹗小克在《花生》一曲中,猶如為繼聰撰寫《2.7cm的花生米》續集,借用花生來形容剛出生的小嬰孩,寫一個人的成長,真正動機卻是寫父母對子女的愛。正如繼聰自己說過,當局者迷,他未必寫得出如此動容的歌詞。只是能夠以身兼人父與兒子的心情去演繹,又有誰能比繼聰更適合呢?

小克還寫了一首《一手舞曲》,是專輯中碩果僅存講愛情的歌曲,寫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回憶昔日的初戀或舊情人。「逐寸在髮膚,逐處地愛撫」很性感,以單手來舞動對舊情人的記憶,相當浪漫﹗編曲中的鋼琴伴奏,出自R.O.M.的成員翁瑋盈,即是容祖兒《摩登時代》的作曲人,很悅耳動聽,真的可以跳一隻圓舞吧﹗

最真摯的基本步

《Rock n Break》有搖滾,又有舞曲,還有最還原基本步的兩首佳作。《石縫》是一首你未必喜歡的作品,全因她是記念四川大地震的作品,卻很喜歡梁柏堅的歌詞,寫出災民經歷浩劫之後,還有勇氣活下去的心境。繼聰的演繹很真摯動人,特別記得在時代廣場的那一次,好好﹗

第一次聽《是甚麼》,是在一個港台的晚上節目,繼聰以結他伴奏現場演繹。他將一連串的問題放入歌詞中,也是我們忽然靜下來時,反覆思考的人生問題。繼聰的結他,配以翁瑋盈的動聽小提琴伴奏,滲出一份淡淡然的哀愁。香港人在緊迫的生活節奏中,容易迷失自己,失落了自己奮鬥及追求的目標。《是甚麼》一曲,可會成為你的心靈雞湯?或者你聽完此歌之後,對人生可有新的體會?可有新的定義?甚至有新的目標?

想不到連寫這篇聽後感,都會一波三折,電腦忽然自己都要「迫一迫」,一個凌晨寫不完,不禁堅持要在上班前寫好﹗這些就是創作人的「職業病」啦﹗所以,我實在感受到繼聰付出的努力,十一個月的時間精鍊而成的八首好歌,終於由純寫自己的R & B框框破繭而出,蛻變成新一代的「搖滾唱作舞士」﹗

好作品當然值得推介,《Rock n Break》,正﹗

P.S. 謹祝願繼聰的愛妻安琪早日康復﹗

2008/11/05

創作路上



間中都會覺得經營《蝦仁炒蛋》才是自己的正職,平日的工作變成副業,哈哈﹗如果公司老闆讀了前一句,認真害怕他們會給我吃一頓暴力拳頭大餐,哈哈﹗

創作確是一樁好玩的事情,能夠將自己所想所思,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,確是樂趣無窮。我的強項是文字,網誌成為我發揮無窮創意的空間。有些幸運的爬格子人,則以報章及書刊為橋頭堡。有人願意為你們帶來視覺上之享受,小則繪畫與書法,大則建築與雕塑。對音樂與韻律情有獨鍾者,化身作曲或填詞人,甚至是唱作歌手,為你們演繹及撰寫美麗動聽的樂章。

創作的內容與形式包羅萬有,任君選擇﹗實用主義也好,抽象主義也好,緊貼生活也好,天馬行空也好,創作者最終達到的目標,是能夠得到知音,得到他們的欣賞,明白你心中所想。那麼好的創作定義是甚麼?

盧冠廷的隨意主義

聽《叱吒樂壇》訪問盧冠廷,這位近年成為環保先鋒的唱作人說得好:只有最隨意的創作,才是真正的創作﹗他認為將經過計算出來的音符及歌詞堆放起來,根本不是一首好歌。只有在最隨意的環境中,突然在腦海中浮游的音韻,才值得將她們及時記錄,並作進一步伸展,才可寫出一首好歌。

我很認同盧冠廷的看法,自己撰寫網誌時也身同感受,隨意找到合適的題材去寫,特別得心應手,落筆也格外乾淨利落。相反,自己早有謀算創作的題目,落筆兩三段之後,總是不能寫下去,全因自己不能輕鬆自在,過份在意文章的水準,變成有壓力,想寫得好當然更難。從這些過程中,自己不知不覺學懂如何放下,現在每當遇上此難關,都是硬了心腸乾脆不寫,立刻關掉電腦之後,好好來個甜夢酣睡。每年的文章數量減少了,卻變得更加精緻,得來的回應也很正面,自己似乎找到正確的創作方法啦﹗

寧願沉澱 不糾纏沙石

有些題目可以擱在一旁,留待日後再拿來創作。偏偏有時興高采烈創作之時,總遇到一些細微的沙石,可能會令你頭破血流,可能會令你大發雷霆,甚至想學名畫家梵高去割掉礙眼的左耳。怎麼辦?我相信堅定自己的創作理念,保持對創作的激情,加上對完成佳作之熱熾渴望,必定令你不虛耗時間於清理沙石。你倒可以集中精神於其他創作的「部件」上,然後再思考如何將創作「部件」接合起來。

作曲家寫不出一段好副歌,可以先寫新一段正歌;雕刻家為銅像的面而煩惱,倒可先為軀幹而費神;作家在某一段被沙石「絆倒」,可以先寫下一段。解決沙石各師各法,總相信完成其他部份的創作之後,必定想出拆解「問題創作組件」之辦法,完成最後的佳作,這份滿足感難以用筆墨形容啦﹗

從事創作最大忌是甚麼?當然是沒有創作的題材﹗猶記得自己完成《舞動的北京》專輯之後,頓時感覺到大腦好像被完全掏空,一點一滴的墨汁都耗盡,一片空白,挖不出全新撰文材料﹗從未試過這種經歷,你說怎麼辦?記得唱作人張繼聰說過,今年花了一半時間為其他歌手製作歌曲,自我沉澱一番,幫助自己尋找自己全新的創作方向,結果他炮製了一張搖滾樂為主的全新專輯,本週應該可以到手。

原來暫停創作休息,讓大腦的中樞神經放鬆下來,真是可以潤澤自己的思維,呼吸清新的創作空氣,並且可更留心自己身邊的人與事,甚至抽空到第二個國度旅行,源源不絕的細胞得以重生,創作的全新能量自然爆發出來。

過程孤獨易迷失

創作得來的成果,是受到別人的認同,達成自己的心願,萬分興奮。只是創作的過程當中,總有一份莫名的孤獨,沉醉於由自己一手創造的世界,卻未必得到所有人的支持,特別是有好友向你大撥一盤冷水,只有冷嘲熱諷,連絲毫激賞也沒有,頓時倍添沉重的失落。若長時間如此下去,創作人極可能方寸大亂,在自己所創造的空間中迷失,俗稱「走火入魔」,在徬徨無助中被捲入無間之黑洞中。

能夠在寂寞的世界中活著,在無間的黑洞中重新抓著路線,卻是每位創作人具備的質素,深信自己的能力,無懼任何險阻困難,為完成創作的目標而勇往直前。最近聽王菀之的《Infinite Journey》,重溫她的創作過程,感受到她正在蛻變中,從迷失中尋回自我,衍生《我來自火星》。那一刻,我才知道Ivana原來不是初出道時的小天使,卻是千變萬化的美麗小精靈。

歷代有傳頌世界的畫家、雕塑家、建築家、作家、音樂家等等,香港也有不少優秀的藝術家,他們充滿澎湃活力的作品,豐富了平民百姓的生活,增添了社會的文化氣息。只要越來越多人懂得欣賞這些作品,又能夠了解創作人的內心世界,以及每個創作的來龍去脈,創作人自然活得更加快樂﹗

我也有一幅創作:《彩虹》﹗創作人的內心世界,看似單調陰暗,實際是七彩繽紛﹗自問有一點創意及藝術家特質的你,歡迎加入創作人的團隊﹗

P.S. 前幾天在毫無心理準備下,收到一個可以代表《蝦仁炒蛋》的標誌。我將其置於網誌頂部,一隻背著巨蛋的蝦,畫得隨意,卻很有意思﹗牠是出自誰的手筆?你一定可以猜中,哈哈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