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4/14

《RAMBO》


(圖片源自:http://movies.yahoo.com/

陳可辛的《投名狀》橫掃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,共獲八獎。李連杰更以「龐青雲」擊退了《神探》的劉青雲,首次榮登影帝寶座。《投名狀》寫實描繪了中國古代戰爭的血腥與殘暴,長軍刀斬盡手臂雙腿,纓槍刺穿士兵心臟,引爆炮彈令敵人粉身碎骨,陳可辛的示範確實無懈可擊。那麼西方戰爭又如何?年過六十的史泰龍(Sylvester Stallone)自編自導的《RAMBO》,正好讓觀眾們明白何謂真正的「槍林彈雨」,戰爭如何危害平民百姓,生靈塗炭。

如果要為《Rambo》譯名,我必定譯作《第一滴血第四集》,容易勾起觀眾對這位電影英雄的集體回憶。偏偏電影硬要用「回歸」兩字,累贅譯成《史泰龍——RAMBO熱血回歸》,有點畫蛇添足。不過,最特別是《第一滴血》的英文原名是《First Blood》,「Rambo」的主角名字是在續集及三集時才成為片名,於是史泰龍可以將第四集直接命名為《Rambo》。請各位觀眾不要弄錯﹗

《第一滴血》系列充滿濃厚的反戰意識,首集講述蘭保征戰越南回國之後,在飽受小鎮警察欺侮之下,腦海中反覆出現在越南受難時的情景,結果與警方展開巷戰,將小鎮變成人間戰場。續集中的蘭保,變成拯救戰俘的英雄,再臨越南的戰場百感交集。第三集的故事骨幹是蘭保拯救上司葛文上校,實際作用是借電影來諷刺美國與前蘇聯的軍事競賽。第四集,即是這齣新作,仍然具備時代觸覺,以緬甸屠殺克倫族長達六十年為背景,在序幕更加入早前僧侶上街示威被鎮壓的新聞片,立場清晰可見。

《洛奇——拳王再臨》(Rocky Bolboa)盡顯史泰龍重寫實的執導風格,這次親自操刀蘭保的故事也不例外。從故事及場面上的安排來看,史泰龍淡化了蘭保的英雄主義,拯救在困於三十六兵營的教會義工隊時,亦需要與多位僱傭兵互相合作才能成事。當然在僱傭兵危在旦夕,以為死於緬甸軍隊鎗下時,蘭保突然現身拯救他們。不過,蘭保以裝甲車的迫擊炮射殺敵人時,換彈途中出現不少阻滯,連肩膊亦受輕傷,若非克倫族的叛軍及時趕到,蘭保能否親自割破敵人頭目的腹腔,認真未知數。

提到割破敵人肚子的一幕,史泰龍拍攝戰爭場面竟然有一手,軍人虐待平民大玩亡命的地雷遊戲,婦人及孩子被子彈或長刀所殺,一個又一個血肉之軀被炸至粉身碎骨,軍艇及裝甲車的連環爆破,蘭保赤手空拳捏穿敵人的喉嚨,絕對是駭人的戰爭場面。還有村落被軍人蹂躪後的場面,屍體被高高懸掛,或者橫伏在地上,聯同動物的屍骸發出陣陣惡臭,認真替那班僱傭兵難受啦﹗

影片中最有心思的場面,首推蘭保利用那枚被荒廢於叢林中的英國炮彈,配以僱傭兵提供的唯一地雷,又特別從女主角莎拉(Julie Benz飾演)身上撕去一小片衣服,設成陷阱引誘緬甸軍上釣,結果將整支敵人軍隊摧毀。此外,中段亦加入了《第一滴血》一至三集的場景,以黑白Flash Back形式演繹,形容蘭保的內心交戰,既對人類之間的殺戮厭倦,又放不下軍人的本色,蠢蠢欲動要拯救被困的教會義工隊。至於最驚喜的場面,必定是壓軸一幕,蘭保成功拯救義工隊出苦海之後,轉過頭竟然見他梳起年青時代的短髮,穿上牛仔褲及厚衣,戴著縫有自己名字的睡袋,回到自己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家鄉,鳥倦知還回家去。這個正是蘭保在《第一滴血》出場時的造型,似曾相識,格外親切。 影片落幕之際,奏出《It's a Long Road》的主題音樂,必定令一眾史泰龍及蘭保影迷極度陶醉﹗

外國電影的戰爭,大多是標榜偉大、光榮、勝利,鮮有活生生展示血腥、極度暴力、殘暴不仁、非人道、不講道義的一面,史泰龍卻以最寫實的風格拍出《Rambo》,英雄主義褪了一些顏色,倒增添了一份質感。只是奉勸各位入場前,有必要考慮前後隔多少小時才進食,決定欣賞前或後吃飯,倒是個極大挑戰﹗哈哈﹗


大家可會習慣變成漁夫及船伕的史泰龍嗎?
(圖片源自:http://movies.yahoo.com/

沒有留言: